AⅤ手机在线天堂网_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_色资源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欧美午夜福利一区

    <u id="1f285"></u>

  • <strike id="1f285"></strike>
    <button id="1f285"><strong id="1f285"></strong></button>
    <sup id="1f285"><track id="1f285"></track></sup>
      全國

      當前位置:

    • 熱門地區(qū):
    • 選擇地區(qū):
    • ×
    當前位置: 初三網(wǎng) > 初中歷史 > 歷史知識點 > 正文

    初一下學期歷史學習哪些知識 歷史知識點總結(jié)

    2024-10-03 10:36:48文/勾子木

    初一歷史知識點: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,6000多年前,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,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。

    初一下學期歷史學習哪些知識 歷史知識點總結(jié)

    初一下學期歷史學習哪些知識

   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

    一、遣唐使

    唐朝時,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,日本派遣使節(jié)到中國,當時稱為“遣唐使”。

    1.背景:唐朝時期,中國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頻繁。

    2.目的: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。

    3.影響:把唐朝先進的制度、天文歷法、文字、典籍、制度、書法藝術(shù)、建筑技術(shù)等傳回日本,對日本社會的發(fā)展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
    二、鑒真東渡(向東)

    1.地位: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,最有影響的人物是:鑒真(6次東渡日本)

    2.貢獻(作用):

    在日本傳授佛經(jīng).還傳播中國的醫(yī)藥、文學、書法、建筑、繪畫等,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內(nèi)的鑒真塑像,被日本政府定為一級國寶。

    鄭成功收復臺灣

    1、歷史上的臺灣:

    ①三國時:230年孫權(quán)派衛(wèi)溫到達夷洲。

    ②隋朝:隋煬帝派朱寬率船隊到達流求

    ③元朝:設(shè)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

    2、西方入侵:17世紀20年代荷蘭、西班牙侵入臺灣,1642年荷蘭獨占臺灣

    3、鄭成功收復臺灣:1661年3月鄭成功攻打臺灣,1662年2月,鄭成功以"大明招討大將軍"名義接受荷蘭投降,結(jié)束了荷蘭殖民者對臺灣的統(tǒng)治。

    4、1683年,清朝將軍施瑯收復臺灣,1684年清朝設(shè)立臺灣府,隸屬福建省。

    元朝的大一統(tǒng)

    (1)鐵木真:(1162-1227),統(tǒng)一了蒙古,1206年蒙古各部推舉鐵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,尊稱為成吉思汗,1227年他在攻滅西夏的前夕病死,其子孫繼續(xù)向西向南擴張,兵鋒最遠到達歐洲多瑙河流域,建立了地跨歐亞的蒙古大汗國。

    (2)元朝的建立和統(tǒng)一

    ①127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。②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國號為"大元"

    ③1272年定都大都(今北京)④1276年元軍占領(lǐng)南宋都城臨安(今杭州)

    ⑤1279年元軍攻滅南宋流亡政權(quán),統(tǒng)一了全國。

    (3)文天祥抗元:①抗元的正義性:反對蒙古的掠奪和虐殺,是正義的。

    ②元朝統(tǒng)一的進步性:結(jié)束了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,有利于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(fā)展。

    ③文天祥的精神:大義凜然、堅貞不屈和高風亮節(jié)等,值得繼承和發(fā)揚。

   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(jié)

    一、德國法西斯政權(quán)建立

    背景:

    (1)1929-1933年經(jīng)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社會階級矛盾。

    (2)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展開欺騙宣傳活動,贏得了中下層人民的信任和統(tǒng)治階級及大壟斷資本家的大力支持。

    標志:1933年,希特勒上臺,集總理和總統(tǒng)大權(quán)于一身。

    影響:標志著世界大戰(zhàn)在歐洲策源地形成。

    內(nèi)外政策:對內(nèi):實行專制、獨裁統(tǒng)治;對外:進行侵略擴張。

    二、意大利、日本法西斯的暴行

   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

    (1)時間:1922年

    (2)頭目:墨索里尼

    (3)標志:向羅馬進軍

    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

    (1)時間:1936年2月

    (2)標志:日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發(fā)動兵變,主張擴張的一派控制了政府

    (3)影響:標志著世界大戰(zhàn)的亞洲策源地形成

   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的爆發(fā)

    一、慕尼黑陰謀

    內(nèi)容:簽訂《慕尼黑協(xié)定》(1938年9月)

    目的:禍水東引,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(lián)

    實質(zhì):縱容侵略,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。

    影響: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,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,侵略野心日益膨脹,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,加速了二戰(zhàn)的全面爆發(fā)。

    啟示:對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不能姑息養(yǎng)奸,要堅決斗爭。反對綏靖政策,制止爭霸的局部侵略戰(zhàn)爭,是清除大戰(zhàn)隱患的重要舉措。

    二、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

    全面爆發(fā)標志:1939年9月1日,德國突襲波蘭,英法被迫對德宣戰(zhàn)。

    規(guī)模擴大的標志: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(lián),蘇德戰(zhàn)爭爆發(fā)。

    進一步擴大的標志:1941年12月7日,日本偷襲珍珠港,太平洋戰(zhàn)爭爆發(fā)。

    查看更多【歷史知識點】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