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摩地是梵語音譯。其實就是入定的意思。入定即入于禪定。有時得道者的示寂,也稱為入定。定為三學(xué)、五分法身之一,能令心專注于一境??蓞^(qū)分為有心定、無心定等種。有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,亦有為等待多年后將出現(xiàn)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。若欲入定者出定,以向其人彈指為佳。
此三摩地一語,并非佛教固有的用語,在佛教興起時代的印度已廣被使用,瑜伽派視之為解脫的方法,置于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。后來佛教也采用此語,納入佛法體系中。三摩地、解脫、禪及三摩缽底等詞,皆指心相續(xù)轉(zhuǎn)于一境的狀態(tài),但其義略有小別。《十住毗婆沙論》卷十一云(大正26·82c)︰
‘禪者,四禪。定者,四無色定、四無量心等皆名為定。解脫者,八解脫。三昧者,除諸禪解脫,余定盡名三昧。有人言,三解脫門及有覺有觀定、無覺有觀定、無覺無觀定名為三昧。有人言,定小三昧大,是故一切諸佛菩薩所得定皆名三昧?!?/p>
嗔恚是佛教用語,意思是生氣的意思,也有憎恨、怨恨、憤怒、怒火、惱怒、敵意等意思。在佛教中,嗔恚是一種負(fù)面的心理狀態(tài),它被認(rèn)為是修行成佛的障礙...
兩短一長就是指上香時的三柱香,燃燒成兩短一長時表示的不吉利。人最忌諱三長兩短,鬼最忌諱兩短一長。燒香的三根香就相對應(yīng)一人身上的三盞燈,這也是...
視其所以、觀其所由、察其所安意思: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,考察他處事的動機,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。出自《論語·學(xué)而》第十七條:子曰:“視其所以,...
良禽擇木而棲,原意是指優(yōu)秀的禽鳥會選擇理想的樹木作為自己棲息的地方。比喻優(yōu)秀的人才應(yīng)該選擇能發(fā)揮自己才能的好單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領(lǐng)導(dǎo)。好鳥擇木...
“德先生和賽先生”是對民主和科學(xué)的一個形象的稱呼,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兩面旗幟?!暗孪壬唾愊壬奔础懊裰骱涂茖W(xué)”這一口號,是資產(chǎn)階級宣...
所謂住相,并不是指住在“相”當(dāng)中,而是強調(diào)受到“相”的牽引與束縛之意,具體表現(xiàn)為執(zhí)著、執(zhí)住,故而以“住相”稱之。進一步的說,“相”指的是我們...
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意思是從節(jié)儉到奢侈容易,從奢侈到節(jié)儉困難。出自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:“吾今日之俸,雖舉家錦衣玉食,何患不能!顧人之常情,...
三殊勝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,如果不懂三殊勝,善根不能以方便攝持,中間若以分別雜念散亂,最后沒有回向的話,善根是無法增長的。所以在藏傳佛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