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Ⅴ手机在线天堂网_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_色资源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欧美午夜福利一区

    <u id="1f285"></u>

  • <strike id="1f285"></strike>
    <button id="1f285"><strong id="1f285"></strong></button>
    <sup id="1f285"><track id="1f285"></track></sup>
      全國

      當(dāng)前位置:

    • 熱門地區(qū):
    • 選擇地區(qū):
    • ×
    當(dāng)前位置: 初三網(wǎng) > 初中語文 > 文言文 > 正文

    函梁君臣之首的函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篇古文

    2023-11-24 09:56:34文/勾子木

    “函梁君臣之首”的函”的意思是用匣子裝。出自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,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是宋代文學(xué)家歐陽修創(chuàng)作的一篇史論。文章開門見山,提出全文主旨:盛衰之理,決定于人事。然后便從“人事”下筆,敘述莊宗由盛轉(zhuǎn)衰、驟興驟亡的過程,以史實(shí)具體論證主旨。

    函梁君臣之首的函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篇古文

    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原文

    嗚呼!盛衰之理,雖曰天命,豈非人事哉!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,與其所以失之者,可以知之矣。

   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,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:“梁,吾仇也;燕王,吾所立,契丹與吾約為兄弟,而皆背晉以歸梁。此三者,吾遺恨也。與爾三矢,爾其無忘乃父之志!”莊宗受而藏之于廟。其后用兵,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,請其矢,盛以錦囊,負(fù)而前驅(qū),及凱旋而納之。

   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,函梁君臣之首,入于太廟,還矢先王,而告以成功,其意氣之盛,可謂壯哉!及仇讎已滅,天下已定,一夫夜呼,亂者四應(yīng),倉皇東出,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,君臣相顧,不知所歸,至于誓天斷發(fā),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?抑本其成敗之跡,而皆自于人歟?《書》曰:“滿招損,謙受益?!睉n勞可以興國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

    故方其盛也,舉天下之豪杰,莫能與之爭;及其衰也,數(shù)十伶人困之,而身死國滅,為天下笑。夫禍患常積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,豈獨(dú)伶人也哉!

    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翻譯

    ?。业呐d盛與衰敗的道理,雖說是天意,難道不是人為的緣故嗎?探究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,就可以知道了。

    世人傳言晉王李克用臨死時(shí),曾把三支箭交給莊宗,并對他說:“梁是我的仇人,燕王是我扶持的,契丹與我結(jié)為兄弟,但都背叛了我而歸附于梁。這三件事,是我的遺恨。給你三支箭,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(bào)仇的心愿?!鼻f宗收下箭藏在宗廟里,此后打仗時(shí),就派官員以少牢之禮祭祀于宗廟,恭敬地取出箭,放入錦鍛織的袋子里,背著它沖殺在前,等打了勝仗,又把箭放回宗廟。

    當(dāng)莊宗用繩子捆著燕王父子,用木匣裝放著梁王君臣的頭顱,進(jìn)宗廟,把箭交還先王,稟告報(bào)仇成功的消息的時(shí)候,他意氣之盛,可以說是豪壯啊!等仇敵已滅,天下平定,一個(gè)人在夜間呼喊,叛亂的人四方響應(yīng),莊宗慌張東逃,還沒等見到敵人,官兵們就離散了,只剩下君臣互相瞧著,不知投奔哪里是好,以至于剪斷頭發(fā),對天發(fā)誓,眼淚沾濕了衣裳,這又是多么衰敗??!難道真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易嗎!還是推究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,都在于人為的緣故呢?

    《尚書》說:“自滿招致?lián)p失,謙虛得到好處?!睉n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,貪圖安逸享樂可喪失性命,這是很自然的道理。所以當(dāng)莊宗氣勢旺盛時(shí),天下所有豪杰無人能同他對抗,等到衰敗時(shí),幾十個(gè)伶人就可使他命喪國亡,為天下人所恥笑??梢姷溁汲3J怯晌⑿〉氖虑榉e累而成的,聰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,難道僅僅是伶人的事嗎?于是作《伶官傳》。

    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作者介紹

    歐陽修(1007年—1072年),北宋文學(xué)家、史學(xué)家。字永叔,號醉翁,晚號六一居士。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天圣八年(1030年)進(jìn)士。累擢知制誥、翰林學(xué)士,歷樞密副使、參知政事。宋神宗朝,遷兵部尚書,以太子少師致仕。卒謚文忠。

    歐陽修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,文學(xué)上主張明道、致用,對宋初以來靡麗、險(xiǎn)怪的文風(fēng)表示不滿,并積極培養(yǎng)后進(jìn),是北宋古文運(yùn)動的領(lǐng)袖。散文說理暢達(dá),抒情委婉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詩風(fēng)與其散文近似,語言流暢自然。

    歐陽修其詞婉麗,承襲南唐余風(fēng)。曾與宋祁合修《新唐書》,并獨(dú)撰《新五代史》。又喜收集金石文字,編為《集古錄》,對宋代金石學(xué)頗有影響。有《歐陽文忠集》。

    查看更多【文言文】內(nèi)容